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组彩色照片选自“奥匈帝国的风光”影集,记录了19世纪末奥匈帝国的社会面貌。该影集由底特律出版公司发行,它使用瑞士“照片染色”工艺,将黑白照片转成彩色图像,具有极高的还原度。
萨拉热窝东部一个叫作Bendbasi的村庄。
萨拉热窝街道景观。
奥匈帝国是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的*合国,年6月成立。奥地利和匈牙利彼此独立,但外交立场保持一致。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,其国土面积之辽阔,仅次于俄罗斯帝国。年一战战败后解体。
身着传统宽松长裤的萨拉热窝女孩。
这位女孩看一眼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虽然隔着多年的时间,但她扎着麻花辫的形象并不令人感到陌生。她穿的长裤被称为“dimije”,是波斯尼亚女性传统服装的一种。
萨拉热窝Alifakovak。
萨拉热窝属于波斯尼亚,坐落在山麓与米加克河湿润的狭谷地带,风景优美,如同一座大花园。花园中竖立的无数尖塔与小房子构成这个城市一道别致的风景。发源于峡谷的河流流过这个小镇,河上架设了七座桥梁。
波斯尼亚身着传统服饰的农民在舞蹈。
波斯尼亚于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,年被划入奥匈帝国的版图。波斯尼亚的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,年,当地88%的人口从事农业劳动。
身着传统服饰的农民进行谷物脱粒。
年之后,奥地利对波斯尼亚进行了某些改革,但耕作方法仍然是相当落后的传统方式。当地种植的作物包括谷物、水果蔬菜和烟草。
奥匈帝国波斯尼亚的农场风景。
我发过很多与这些彩照处于同一时期的清朝末年的老照片,大家可以对比一下。虽然在农业生产方面都沿袭传统,但奥匈帝国的城乡面貌比清朝好太多。
亚伊采的普利瓦湖。
普利瓦河位于波斯尼亚西北部大约30公里,流经希波沃、Jezero和亚伊采等城镇。在亚伊采附近,此河形成两个湖泊,小普利瓦湖和大普利瓦湖,这里显示的是其中之一。
奥匈帝国里耶卡市的街景。
里耶卡市在当时很出名,人口主要是克罗地亚人和意大利族裔。一战后其命运比较坎坷,先被划给了南斯拉夫,而后被割让给了意大利;二战后重回南斯拉夫,年又成为克罗地亚的一部分。
克罗地亚奥帕蒂亚小镇的一个码头。
奥帕蒂亚小镇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作阿芭佳,沿岸居住着许多意大利族裔的百姓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